《哪吒之魔童闹海》「BD720P/3.4G-MKV」蓝光版原声版资源在线观看阿里网盘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新海诚最近在推特上发了条动态,可把中国动画迷给激动坏了。这位拍出《你的名字。》《天气之子》的日本动画导演,居然跑去看了咱们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看完还专门写了段小作文。要知道新海诚平时很少公开评价同行作品,这次破例可太有看头了。
他在推特里是这么说的:”刚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这片子太吓人了!”——注意啊,他用的日语原文是”ヤバい”,这个词在日本年轻人嘴里可以表示”糟糕”,但更多时候是”厉害到可怕”的意思。接着他特别提到”从画面精度到创意爆发力,再到制作规模,完全超乎想象”,这话从以画面精细著称的新海诚嘴里说出来,含金量可不一般。
最逗的是他后面那句:”我们日本动画人得加把劲了,不然要被追上了。”这话听着像开玩笑,但仔细品品,分明是被刺激到了。要知道《哪吒》里那段长达20分钟的江山社稷图长镜头,还有哪吒变身时的粒子特效,确实把动画技术玩出了新高度。新海诚工作室的员工后来在底下留言爆料,说导演看完电影回公司的路上,一直在念叨”那个火焰特效到底怎么做的”。
现在日本影院放的版本挺有意思,原版中文配音配日文字幕。有日本观众在论坛吐槽说,看字幕跟不上哪吒的语速,特别是太乙真人说四川方言那段,字幕组直接标注”方言梗”,把影院观众都逗笑了。不过敖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句台词,倒是成了日本观众讨论最多的片段,有人在推特上晒票根配文:”比热血漫画还燃的台词出现了!”
这片子现在全球票房冲到156亿人民币,光海外就收了3.76亿。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日本去年票房冠军《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全球票房也就4.8亿美元,按汇率算还没《哪吒》高。最近东京池袋的电影院搞了个中国动画展映,《哪吒》的场次座位全亮红灯,想临时加场都排不进去。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新海诚夸《哪吒》的时候没提剧情,重点都在技术上。其实这片子的剧本改编才叫绝,把”剔骨还父”的暗黑神话改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成长故事,连原著里龙王水淹陈塘关的悲剧,都变成了灵珠魔丸的设定冲突。不过日本观众可能get不到这些改编的精妙,他们更震惊的是哪吒变身后的六臂形态,有动漫博主逐帧分析说这个3D建模的肌肉线条,比很多日本剧场版动画都精细。
现在日本动画圈分成两派,年轻动画师都在研究《哪吒》的技术访谈,老一辈则对票房数字将信将疑。有位从业三十年的老牌制作人在专栏里写:”中国动画已经能做出这种水平的作品了?”结果底下评论区被《罗小黑战记》《白蛇》的粉丝给冲了,有人直接甩出《哪吒》特效团队的采访视频链接——原来人家光申公豹变身镜头的毛发特效就做了三个月,这个执着劲头倒是很对日本动画人的胃口。
说起来,《哪吒》在日本上映前还闹过个小风波。原本片方想用”ナタク”这个传统译名,后来改成”ナタ魔童”就是为了突出改编特色。结果有日本考据党翻出《封神演义》原著,发现这个暴躁小哪吒确实比文绉绉的古典形象带感多了。现在推特上#ナタ魔童#话题下面,全是日本观众模仿哪吒插兜动作的cosplay照片,还有人把”生活里全是鸟事”配上哪吒表情包,意外成了职场解压神器。
新海诚这条推特发完不到24小时,转发就破了两万。最绝的是《天气之子》的配乐师RADWIMPS主唱野田洋次郎也跟着转发,还配了句:”听说这片子的音乐也很炸?”结果中国网友连夜在底下安利GAI唱的片尾曲,搞得野田第二天专门去听了《哪吒》原声带,回来发推说”中国风摇滚居然能这么玩”,这波文化输出属实是意外收获。
现在最紧张的可能是日本院线经理们,《哪吒》排片量每天都在偷偷增加。有家影院原本每天只排上午场,结果发现下午来看的上班族更多,赶紧把黄金时段也腾出来了。看来新海诚这波”自来水”安利效果拔群,说不定哪天我们真能在日本票房榜上看见中国动画的名字——要知道上次达成这个成就的,还是二十年前的《宝莲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