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戛纳力荐《东极岛》:西法电影探问社会痛点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为符合要求的正文,共约850字)
戛纳电影节第二天的主竞赛单元直接给观众来了个”冰火两重天”。早上九点放映厅里还弥漫着法国人最拿手的冷峻官僚气息,到下午场就变成了能把人晒脱皮的摩洛哥沙漠热浪——这说的可不是天气,是两部新片截然不同的气质。
先来说说《137号案件》这个”冰块”。导演多米尼克·摩尔把2018年法国那桩真实司法丑闻直接端上银幕,开场就是公务员办公室的惨白灯光。有个细节特别戳人:女主角在堆成山的档案里翻找材料时,手指被纸划破的血迹蹭到了案件编号”137″上,这个镜头前后出现了三次。这片子节奏快得跟刑侦剧似的,115分钟里连喝咖啡的时间都像在浪费公款——毕竟故事讲的就是体制内调查员跟时间赛跑的过程。有个穿灰色西装的老官僚在听证会上慢悠悠削铅笔的镜头,跟调查员狂奔上楼时晃动的镜头剪在一起,讽刺效果直接拉满。
下午场的《接近终点》完全是另一个极端。西班牙导演直接把观众扔进北非沙漠里,开场十分钟就是迷幻电子乐配着越野车扬起的沙尘暴。父亲带着小儿子找失踪女儿这条主线本来挺沉重,结果半路杀出来一群锐舞青年,在废弃军事基地里搞露天派对。最绝的是夜戏里,沙漠星空下闪烁的LED灯和土著居民的篝火居然同框了,电子鼓点混着柏柏尔人的传统歌谣——这种文化碰撞的视听处理简直让人起鸡皮疙瘩。要说社会批判,这片子比法国人玩得隐晦多了,藏在那些狂欢年轻人手臂上的条形码纹身里,藏在当地小孩用废弃音响零件拼的玩具里。
中国电影人这边,梁静带着《东极岛》杀回戛纳的架势挺猛。去年她靠《狗阵》拿奖的时候,红毯上还穿着素色旗袍,今年直接带着剧组在海边拍了组宣传照登上了《银幕》场刊封面。这片子取景的东极岛本来就是个网红地,梁静在论坛上聊得特别实在:”现在观众看完电影就爱打卡同款机位,我们特意在剧情里加了灯塔夜戏——那地方现实里看日出角度绝佳。”她团队还准备了中英双语的取景地攻略,这商业头脑比电影里找女儿的西班牙老爹强多了。
要说这两天竞赛片的差别,法国人还在用档案袋砸官僚主义的桌子,西班牙人已经带着电子乐在沙漠里蹦迪了。倒是中国电影人越来越会玩,梁静他们搞的这个”电影+旅游”的路子,说不定比竞赛单元那些片子更能让普通观众记住。明天据说有部意大利黑帮片要上映,看预告片里连意大利面都能当凶器——这届戛纳的片子,真是没一个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