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曼加盟《照片51号》 饰演富兰克林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娜塔莉·波特曼又要演科学家了!这次她要在新片《照片51号》里扮演英国传奇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说起这位科学家你可能不熟悉,但她的故事绝对能让你气得拍桌子——就是那个用X光拍出DNA结构关键照片,结果功劳全被男同事抢走的倒霉天才。
这片子找来《国王的演讲》的导演汤姆·霍伯掌镜,剧本改编自安娜·齐格勒的同名舞台剧。最带劲的是剧情完全照着真实历史来——1952年5月,富兰克林在伦敦国王学院的实验室里拍下那张改变生物史的X光衍射照片,编号”51号”。照片里清晰的交叉图案第一次揭示DNA是双螺旋结构,可谁能想到,这张照片后来居然被同事莫里斯·威尔金斯偷偷拿给竞争对手詹姆斯·沃森看。
电影里肯定要重现那个戏剧性场景:沃森在剑桥大学的办公室里盯着这张偷来的照片,突然像被雷劈中似的跳起来大喊:”是双螺旋!”他和搭档克里克立刻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全文没提富兰克林的名字,只在末尾轻飘飘写了句”受到伦敦国王学院未发表实验的启发”。更绝的是1962年这俩人拿诺贝尔奖时,富兰克林已经因卵巢癌去世四年了——按规矩诺奖不颁给逝者,他们连假装感谢的机会都省了。
波特曼要演的就是这么个憋屈天才。当年33岁的富兰克林在全是男人的实验室里多不受待见呢?有段真实对话特别说明问题——她刚入职时,系主任直接对她说:”我们这儿有个规矩,女研究员不能进教职工餐厅。”她愣是每天端着饭盒在走廊长椅上吃冷三明治。电影里肯定会拍她怎么在实验室跟威尔金斯明争暗斗,这俩人的关系糟糕到连实验室其他人都躲着走。有次富兰克林发现自己的实验笔记被翻动过,气得在组会上当面警告:”再有下次我就向校长投诉学术不端!”
这片子最让人期待的就是看波特曼怎么演富兰克林那股倔劲儿。现实中这位女科学家有句名言:”科学不需要考虑性别,只认数据和逻辑。”她坚持认为X光衍射照片必须反复验证,结果被沃森在回忆录里写成”固执的完美主义者”。后来解密的历史档案显示,恰恰是她的严谨计算纠正了沃森模型里磷酸分子位置的致命错误。电影要是能把这段实验室攻防战拍出来,绝对比谍战片还刺激。
听说剧组专门找来了富兰克林当年的实验日志,里面记着她发现DNA分A型和B型的细节。有个特别动人的细节可能会出现在电影里:1953年1月,她终于确认B型DNA是双螺旋结构,却在笔记本上只冷静地写下”结构特征符合理论预测”,转头就去研究烟草花叶病毒了——压根没想着抢发论文。这种纯粹的科研精神,跟后来沃森在《双螺旋》书里吹嘘自己”每天泡酒吧追姑娘”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
影片还有个不能回避的争议:富兰克林去世前其实已经和威尔金斯和解,两人开始合作研究病毒结构。但克里克晚年承认:”我们当时确实该更明确地承认她的贡献。”2003年英国皇家学会干脆把富兰克林工作过的实验室改名成”富兰克林-威尔金斯楼”,算是种迟来的正名。不知道电影会怎么处理这些复杂关系,但冲着波特曼的演技和霍伯导演拿手的年代感还原,这片子很可能成为明年颁奖季的黑马。
现在想想真是讽刺,富兰克林当年用的X光机现在还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展出,而她的故事直到70年后才被搬上银幕。那张改变人类认知的”照片51号”原件,至今还保存在她实验室的保险柜里——就像她的人生,永远定格在历史阴影与科学光芒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