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运河边的青春颂歌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运河边的烟火人间:看《北上》如何把大运河拍进观众心坎里
最近在追《北上》这部剧,越看越上头。这部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讲的是大运河边上几家人的故事。1901年的运河历史只是个开头,真正打动人的是那些活灵活现的角色和他们的人生选择。
说到角色,马奶奶这个人物特别有意思。她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老太太,但活得特别通透。记得有个情节是她生病了,整个小院的人都跟着着急,这种邻里之间的朴素情感现在真的很少见了。马奶奶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那种睿智,不是靠说教,而是通过她的一举一动自然流露出来的。
谢天成这条线也很有看头。航运不景气,他只能卖掉货船,颓废了一阵子。但后来他又回到运河边,搞了个水上救援队。这种”出走”又”回归”的人生轨迹,特别能引起共鸣。他儿子谢望也是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小小年纪就想着行侠仗义,还总琢磨着怎么赚钱养家,活脱脱就是我们身边那种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
夏凤华这个姑娘更是个狠角色。高考失利后没被打倒,硬是靠着一股韧劲拼出了自己的天地。还有那个混血儿马思艺,离开学校后踏上寻根之旅,这种对身份认同的追寻特别打动人。
导演在拍运河的时候特别用心,时不时就来个全景镜头或者长镜头。运河的宽阔、绵长,还有那种灵动秀美的感觉,都被拍得特别到位。那个叫”花街”的拍摄场景,据说是一砖一瓦精心打造的,看剧的时候真的能感受到那种运河特有的气韵。
最让我感触的是”花街六子”这群年轻人。他们身上有我们这代人的影子,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都特别真实。他们延续着父辈的情谊,一起成长,一起见证时代的变迁。剧里把年轻人那种懵懂的感情也处理得很好,细腻但不腻歪,分寸感拿捏得刚刚好。
大运河在这部剧里不只是个背景,它就像个活生生的人物。那些码头、桥、船和街巷,都承载着太多历史和生活的痕迹。看剧的时候能真切感受到,运河不仅是条水道,更是连接国运、时运和普通人命运的纽带。
《北上》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这么厚重的题材拍得特别接地气。没有刻意煽情,没有说教,就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却能让观众跟着哭跟着笑。年轻一代的运河儿女在剧中传承着运河文化,又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这种新旧交融的感觉特别打动人。
追剧到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好故事真的不需要太多花哨的东西。《北上》靠扎实的剧本、生动的角色和真挚的情感,把大运河拍进了观众的心坎里。每个角色都那么鲜活,从外形到气质都有完整的人物弧光,看得人特别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