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宇宙牛马”遇上爱情喜剧:《编号17》的荒诞太空漂流记
“宇宙牛马,职业巅疯”——这个带着几分网络热梗气质的宣传标语,把不少观众骗进了《编号17》的放映厅。结果发现,这部号称”太空版《楚门的世界》”的电影,最后演着演着变成了”星际恋爱轻喜剧”。导演可是拿过小金人的大腕儿,主演罗伯特·帕丁森刚在《新蝙蝠侠》里帅出天际,怎么凑到一起就拍出这么个拧巴玩意儿?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1
电影开场其实挺带劲。罗伯特·帕丁森演的米奇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倒霉蛋,为了钱签了份”太空消耗品”的卖身契。这设定听着就瘆人——未来世界的打工人连肉身都能出租,被发射到外太空执行自杀式任务。结果米奇的飞船出bug没自毁成功,还在太空站里撞见了”另一个自己”。看到这儿我兴奋地直搓手,心想终于有导演敢把”社畜异化”这个话题玩到外太空去了。
可导演偏不按套路出牌。两个罗伯特·帕丁森相遇后没讨论”我是谁”这种哲学问题,反而开始争风吃醋抢姑娘。太空站里突然冒出个女科学家,三人转眼演起了《真爱至上》星际版。最离谱的是那个强行大团圆结局——米奇们不仅逃出生天,还带着姑娘开着飞船浪迹宇宙去了。说好的”消耗品永无翻身之日”呢?合着前面那些压抑的太空囚牢戏都是逗观众玩呢?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2
北美观众可能吃这套黑色幽默,但国内观众明显不买账。上映两天票房才700多万,评论区全是”货不对板”的吐槽。有观众毒舌道:”宣传说是宇宙牛马的悲歌,结果拍成了太空赘婿的爽文。”更可惜的是罗伯特·帕丁森,这位”天选消耗体”专业户(想想他在《信条》里被炸成灰,在《蝙蝠侠》里被打成狗),这次连当悲剧英雄的机会都被喜剧套路毁了。
电影里本来有个特讽刺的设定——”消耗品”就算复活千万次,也改变不了被压榨的命运。这种轮回本该拍出《恐怖游轮》式的绝望感,结果导演用蹩脚的笑话把尖锐性全稀释了。比如两个米奇发现彼此记忆不同步时,居然用”你记性差是因为没吃脑白金”这种老梗打哈哈。看到太空站电脑屏幕上弹出”您的剩余价值已耗尽”的弹窗时,我差点以为下一秒要开始直播带货。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3
最气人的是那些被浪费的神设定。比如米奇发现所有”消耗品”都长着同一张脸时,镜头扫过成排的冷冻舱,每个里面都躺着罗伯特·帕丁森——这场面本来可以很赛博朋克,结果转眼就变成”自己吃自己醋”的狗血剧。女科学家解释克隆技术时说”你们就像外卖平台的骑手,永远在送单但吃不到自己送的饭”,多好的社会隐喻啊,可台词刚落地就切到三角恋戏码去了。
有人说这片子像”被资本阉割过的《黑镜》”,我深以为然。明明可以探讨复制人伦理、阶级固化这些沉重命题,最后却用爱情喜剧来安全着陆。就连那个看似叛逆的结局——米奇们劫持飞船逃跑,细想也是漏洞百出。之前强调”消耗品逃不出系统”,结果主角光环一亮相,所有规则都作废。这哪是讽刺体制啊,根本是给观众喂人造糖精。
《编号17》:科幻“小时代”?重生爽片新演绎-4
散场时听到后排观众嘀咕:”所以职业巅疯就是指发疯的编剧吧?”虽然刻薄了点,但确实道出了《编号17》的尴尬——它本可以成为太空版的《寄生虫》,最后却活成了星际《小时代》。当电影里那个AI说”您的人生是场真人秀”时,银幕外的我们何尝不是在观看一场关于创作自由的讽刺秀呢?只不过这次,连导演自己都成了”被消耗的消耗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553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