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725预售开启 刘昊然高叶亲善摆拍揭日军谎言

《南京照相馆》725预售开启 刘昊然高叶亲善摆拍揭日军谎言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电影《南京照相馆》将镜头对准了1937年那段沉痛历史中一个看似寻常却至关重要的空间——一家位于南京的照相馆。这部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等演员主演的影片,选择于2024年7月25日在全国公映,并提前于本周末,即7月19日至20日开启全国范围内的超前点映,目前影片已全面开启预售。该片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傅若清担任总监制,其上映时间节点具有特殊意义,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时刻。
影片的叙事切入点颇为独特。它并未直接呈现战场上的血腥厮杀,而是通过一家照相馆的日常与非常,折射出历史浩劫的残酷与人性的微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一方面进行着惨绝人寰的屠杀,另一方面则精心策划了一场宣传战,试图掩盖真相、欺骗世界。他们强迫中国百姓摆拍领取食物、与日军士兵嬉戏玩耍的照片,制造所谓“日中亲善”的假象,并将这些照片广泛散发,进行舆论欺骗。与此同时,任何真实记录其暴行——如屠杀、抢劫、强奸——的照片,都会被盖上“不许可”的印章,严禁公开流传。这家照相馆,便不幸又必然地成为了这场信息战与真相争夺战的前沿阵地。
《南京照相馆》725预售开启 刘昊然高叶亲善摆拍揭日军谎言-1
影片的主角们,起初或许只是乱世中渴望苟全性命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只是照相馆的经营者、学徒,或是偶然与此地产生交集的市民。然而,当亲眼目睹日军的虚伪表演与背后骇人听闻的暴行形成鲜明对比时,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与勇气被唤醒。从最初的恐惧、自保,逐渐转变为冒着生命危险,去保存、藏匿那些记录着罪证的“不许可”照片,并想方设法将其传递出去,让真相有朝一日能大白于天下。这个过程,既是个人命运的剧变,也是民族意识在极端压迫下的顽强觉醒。
影片的创作建立在扎实的历史研究之上。其剧情构思参考了诸多真实史料,包括现存的历史照片、当时留守南京的外国记者如约翰·马吉等人的日记与回忆录,以及战后发现的日本情报部门审查留下的《不许可写真集》。这些真实的历史碎片,为影片赋予了沉重的纪实色彩和强大的说服力,使其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一段基于史实的影像重构。
《南京照相馆》725预售开启 刘昊然高叶亲善摆拍揭日军谎言-2
除了揭露物理层面的暴力,《南京照相馆》还试图展现日军侵华战争中另一重常被忽视的罪行——文化侵略与掠夺。日军在南京不仅夺去无数生命,还系统地抢劫、破坏中华文化的珍贵文物和典籍,企图在精神与文化上摧毁一个民族的根基。影片通过照相馆这一文化载体,巧妙地触及了这场“文化战争”的阴谋,使得对那段历史的揭示更为全面和深刻。
片方同步发布的“日军的谎言”预告片与“我们看见”海报,精准地传达了影片的核心冲突。预告片势必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现日军精心营造的“亲善”假象与其残酷暴行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海报则可能强调了“看见”与“铭记”的主题——尽管侵略者试图掩盖,但总有眼睛在记录,总有记忆在被保存,最终,真相不会被湮没。
《南京照相馆》因此超越了单一的历史事件再现。它是一次关于记忆与遗忘、谎言与真相、压迫与反抗的深刻探讨。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它提醒着人们,历史的真相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无名者用勇气和生命守护下来的。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珍视和平,防止悲剧重演。这部影片的上映,无疑将为观众提供一个回顾历史、反思当下的重要契机,通过大银幕上那个小小的照相馆,看见一个时代的风暴与微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412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