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缸鱼》预告:动画人的爱与挣扎

《闯缸鱼》预告:动画人的爱与挣扎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闯缸鱼》作为一部中国纪录电影,由监制程育海、联合制片人邱杰与孙赫阳、导演刘佳共同打造,历时四年完成制作。影片采访范围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中国动画产业核心区域,深入对话三十余位行业关键人物,包括导演孙海鹏、李炜、王云飞、何小疯、槐佳佳等,以及原画、分镜、制作等多个环节的代表工作者。影片以全景式视角记录中国动画创作群体的成长历程、职业感悟与内心挣扎,同时聚焦于九十年代中国动画陷入低谷时一代人为延续行业命脉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这段历史长期以来未被充分关注和记录。
2025年5月4日,该片受邀参展第三届日本横滨国际电影节,主创团队亮相红毯仪式,并发布了以“痛并希望着”为主题的预告片。5月6日,影片在电影节完成放映,导演刘佳、制片人邱杰与孙赫阳等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互动。这一国际平台的展示,不仅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中国动画背后的创作群体,也使得影片所传递的情感与主题获得了更广泛的共鸣。
《闯缸鱼》预告:动画人的爱与挣扎-1
影片通过大量真实镜头与诚恳对话,揭示出中国动画人在光鲜作品背后所经历的挣扎、孤独与坚持。许多人选择这一行业并非出于功利,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动画艺术的热爱。导演刘佳在阐述创作初衷时提到,中国动画人往往不擅长表达自己,却始终以默默付出的方式推动行业前行。记录他们真实的情感和状态,不仅是一种致敬,更是一种历史的责任。制片人孙赫阳进一步强调,影片试图剥离外界对中国动画“崛起”或“爆发”的标签化解读,而是回归到创作者本身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共通的创作热情与人性温度。
而制片人邱杰则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指出,中国动画曾经历过极为艰难的阶段,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市场化转型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本土动画产业面临存续危机。那一代动画人往往在资源匮乏、关注度极低的环境下坚持创作,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成为日后中国动画逐渐复苏的重要基础。《闯缸鱼》正是希望将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呈现在公众视野中,让那些默默无名的动画人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尊重。
《闯缸鱼》预告:动画人的爱与挣扎-2
影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史料意义上的填补空白,更在于它深刻捕捉到了创作与生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动画不只是一种技术或产业,更是一种精神实践,是无数个体用时间、健康甚至整个人生去换来的艺术表达。在制作过程中,团队尽量避免宏大叙事,而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诚的对话,让被访者展现出最本真的一面——他们的困惑、痛苦、喜悦与希望。正如预告片中所传递的“痛并希望着”的主题,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状态正是中国动画人长期以来的内心写照。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闯缸鱼》也是一部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作品。它并未刻意强调民族主义情绪或行业竞争的框架,而是聚焦于普遍意义上的创作生态与人性故事。这种“去标签化”的表达使得影片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更容易引发不同国家观众的共鸣。在日本这样一个动画产业高度成熟的国家进行展映,尤其具有象征意义。它既是对中国动画一种自信的展示,也是一种谦卑的学习与交流。
《闯缸鱼》预告:动画人的爱与挣扎-3
影片所提供的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录或行业剖析,更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所有创作行业的共通命运——无论是在动画、文学、电影还是其他艺术领域,创作从来都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而其中最为动人的,永远是那些在困境中仍然坚持理想、以纯粹热爱作为动力的人。《闯缸鱼》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让那些常年隐于幕后的面孔和声音走到了台前,他们的故事值得被看见、被记住,也更应当成为推动中国动画未来发展的精神资源。
在电影节现场的交流中,许多观众表达了对影片情感真实性与历史厚度的认可。一位来自东京的动画从业者表示,尽管国情与行业环境不同,但中国动画人所经历的压力、挣扎与热爱是如此相似,这让他深感震撼。这也正符合主创团队的初衷——不是讲述一个“他们”的故事,而是呈现一个属于所有创作人的“我们”的叙事。通过这样的影像书写,《闯缸鱼》成功超越了类型与题材的局限,成为一部关于创作、坚持与希望的永恒记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410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