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交给党》电影8月全国上映

《一生交给党》电影8月全国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这部贵州导演拍的红色电影,把黄埔军校英雄周逸群的故事搬上银幕
“你们知道吗?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其实是个贵州人!”2023年7月1日那天,在黔东南黄平县的老电影院门口,几个中学生围着新贴出来的电影海报叽叽喳喳。海报上穿着黄埔军校制服的王超伟目光如炬,背后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这就是即将在2024年建军节上映的《一生交给党》,讲述的正是那个鲜为人知的革命先驱周逸群的故事。
《一生交给党》电影8月全国上映-1
导演陶明喜是土生土长的黄平人,去年冬天带着剧组在飞云崖拍夜戏时,零下的温度把摄像机的电池都冻得罢工。他裹着军大衣对场记说:”当年周逸群带着红军在湘西打游击,可比我们苦多了。”影片里有场重头戏,是周逸群在黄埔军校操场上与蒋介石的正面交锋。演蒋介石的演员张志平特意查阅了当年蒋介石训话的录音资料,把那股浙江口音的威严劲儿学得惟妙惟肖。而王超伟为了演好周逸群,专门跑到铜仁古城的老巷子里找感觉——百年前,年轻的周逸群就是从这里走出去报考黄埔军校的。
影片最动人的段落发生在湘鄂西根据地。鲜青洋饰演的农会干部被白军抓住,周逸群带队营救时,发现这位同志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这场戏在旧州古城的青石板街上实拍时,围观的当地老人直抹眼泪。有个苗族阿婆说,她爷爷当年就参加过周逸群组织的农民夜校,电影里那些教识字、分田地的场景,和她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一模一样。
剧组在云上有山影视基地搭了个1:1的黄埔军校校门,拍毕业戏份那天,正好赶上暴雨。演学员的群众演员们穿着单薄的军装笔直站立,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淌,倒真像回到了1926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导演喊”cut”之后,演贺龙的孙亿房突然对着”周逸群”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即兴发挥的镜头最后被保留在了成片里。
影片里有段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周逸群在黄埔军校时,经常偷偷给贵州老乡带辣椒面。这个桥段来自真实的史料记载,编剧曾羽在贵州省档案馆查资料时,偶然发现周逸群同学写的回忆录里提到这事。为了还原这个场景,道具组跑遍贵阳的菜市场,终于找到一种用石臼舂出来的粗辣椒面,和百年前的味道最接近。
铜仁古城的戏份杀青那天,正好赶上当地苗年节。饰演周逸群妻子的莫小奇穿着戏服混在人群里跳舞,被认出来的游客们围着要合影。她后来在采访里说:”那个瞬间突然理解了革命先烈们拼命守护的,不就是这样的烟火气吗?”影片结尾处,周逸群牺牲前把党费交给战友的镜头,就是在古城北门的城楼上拍的,夕阳把青砖城墙染得血红。
现在黄平县的老街上还能找到电影里出现过的裁缝铺,老板说剧组当时借他店铺拍了三天戏,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而飞云崖景区新立的解说牌上,专门标注了”《一生交给党》取景地”的字样。最让当地人骄傲的是,这部电影拿下了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领奖台上陶明喜导演特意用苗语说了句”谢谢家乡”。
明年建军节上映时,估计会有不少观众好奇:这个叫周逸群的贵州人,怎么就成了贺龙的入党介绍人?又怎么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影片里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周逸群牺牲时年仅35岁,而他留在根据地的日记本上,最后一页写着:”要让老百姓都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这句话,现在刻在铜仁周逸群纪念馆的入口处,也成了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402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