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皇后》抢先版百度云迅雷BT资源(BD1280P/3.6G-MKV)国语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从湾仔码头到亿万身家:马丽演活了这个倔强包饺子的山东女人
当马丽饰演的臧姑娘在电影里用山东口音喊出”俺就是不服这个命”时,整个影厅都跟着沸腾了。这个五一档最让人意外的黑马《水饺皇后》,硬是靠着一股子擀面杖般的韧劲,在商业大片扎堆的档期里擀出了2.87亿的票房成绩。说实话,我原本是冲着马丽的喜剧招牌去的,没想到被银幕上那个和面时虎口发力的特写镜头扎了心——那双手上的面粉渍,分明写着二十年的光阴。
影片开场就把人拽进1970年代末的青岛码头,臧姑娘拖着两个扎羊角辫的闺女,裤脚还沾着北方冬天的煤灰。导演很聪明,没用旁白交代时代背景,而是让马丽在泰国街头看见丈夫挽着新太太时,把整张脸埋进一碗冬阴功汤里——汤面上漂着的红油像极了婚姻破裂渗出的血。这个从指缝间滴着汤汁的镜头,比任何台词都刺骨。
香港的霓虹灯第一次亮起来时,镜头从臧姑娘的粗布鞋往上摇,她仰头看着摩天大楼的样子,活像棵被移植到混凝土森林里的山东大葱。在湾仔码头支起第一张折叠桌时,这个山东女人和本地食客的冲突简直能溅出火星子。”香港人吃云吞要皮薄见馅”的抱怨声里,马丽咬着后槽牙擀面的镜头反复出现,直到某天清晨,她突然把面团甩得像绸缎般透光——这个蒙太奇看得我邻座的大爷直拍大腿:”这不就是俺老家烙单饼的功夫嘛!”
最绝的是商战戏的处理。当超市采购经理斜着眼说”北方饺子太厚实,我们香港人讲究精致”时,臧姑娘直接掀开蒸笼:”您先尝尝这个玲珑剔透的改良版!”蒸汽腾起时银幕上闪过她连夜试验时满厨房的失败品,这可比那些装腔作势的董事会戏码带劲多了。后来看到流水线上穿着白大褂的工人包饺子,突然想起她当初在码头冻得通红的手指,鼻头就有点发酸。
马丽这次完全跳出了喜剧演员的舒适圈。她给女儿缝书包时用牙咬断线头的细节,和面时小拇指不自觉翘起的习惯,甚至拒绝富豪收购时那句”饺子要是没了人情味,跟吃塑料有啥区别”,每个毛孔都冒着山东大嫚的倔劲儿。特别打动我的是夜戏里,她蹲在公共厨房数硬币,数着数着突然把脸埋进膝盖——没有嚎啕大哭,但抽搐的肩膀比任何哭戏都有力量。
那些饺子皮下的乾坤才叫精彩。当臧姑娘教女儿在馅料里加海胆提鲜时,银幕外的我都闻到了鲜味。有场戏是除夕夜给工人们包元宝饺子,她往某个饺子里塞了枚硬币,结果第二天清洁工阿婆吃到了——老太太缺了门牙的笑脸,比什么上市敲钟的镜头都金贵。这哪是在卖饺子啊,分明是把北方人的实诚和香港的市井智慧揉成了面团。
影片结尾处,已经成为企业家的臧姑娘回到湾仔码头,看着现在光鲜亮丽的店铺突然恍惚。镜头一切二十年前,扎着蓝头巾的她正被城管追得满街跑,一笼热饺子”啪”地扣在地上。这个蒙太奇看得人心里发烫,就像咬开饺子时爆出的汤汁——那些烫嘴的艰辛,终究熬成了满口鲜香。散场时听见后排姑娘说:”明天早饭非得吃顿饺子不可”,这大概就是好电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