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火山》戛纳首映:观众媒体“难解”争议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口语化长文,约1200字)
—
麦浚龙那部折腾了快十年的《风林火山》终于在戛纳露脸了。说实话,这片子从2017年拍完就开始神神秘秘的,中间时不时冒出点”史上最贵港片””梁家辉古天乐雪中枪战”的八卦,吊足胃口。这回在电影节放完,现场老外记者们出来时表情都挺微妙的——有人皱着眉头翻笔记本,有人兴奋地比划着某个镜头,还有个法国老头直接在场馆外点了根烟发呆。
先说说这片子有多疯。当年麦浚龙拍完《僵尸》被捧上天,转头就砸了4个亿搞这个项目。最夸张的是粗剪版居然有七个小时!最后公映版本虽然砍了一半多,可坐在电影宫里看的时候,后排还是有人偷偷看表。银幕上飘着人造雪的铜锣湾确实震撼,那些像被冻住的霓虹招牌、结冰的叮叮车轨道,配上梁家辉在雪地里拿刀砍人的慢镜头,恍惚间还以为在看什么北欧黑色童话。但转头古天乐又穿着高领毛衣在实验室里调药,高圆圆顶着蓝紫色头发在茶餐厅念台词,看得人一头雾水。
剧情说起来挺带感的:制药大亨突然嗝屁,黑白两道开始抢他家那个能让人”忘记痛苦”的神秘药方。小儿子(金城武那个角色)想摆脱家族烂摊子,结果被卷进更深的漩涡。麦浚龙采访时说想拍”权力和贪婪的现代武侠片”,可实际看下来更像把黑帮片、科幻片、家庭伦理剧全扔进搅拌机。有个特别迷惑的段落是刘青云演的警察,突然在冷冻货柜车里和黑帮分子讨论《易经》,镜头切到货柜外飘落的雪花,足足三分多钟就听他俩背”风林火山”的文言文。
不过要说这片子全是槽点也不公平。那个把香港拍成冰封末日的美学确实独一份。记得有场戏是古天乐站在太平山顶,背后整个维港都被特效做成灰蓝色,中环那些摩天大楼像被泼了水泥,镜头慢慢推近时,他西装领口沾的雪渣子都在反光。还有梁家辉在废弃屠宰场的那场打戏,铁钩上晃动的冻肉和他手里的砍刀形成诡异呼应,血浆溅到雪地上像泼墨画——这些画面看完绝对忘不掉。
外媒的评价特别分裂。《每日银幕》那个毒舌影评人边看边在推特直播吐槽:”看到第87分钟终于放弃了理解剧情,就当是在逛当代艺术展吧。”但转头又夸”那个俯拍雪中九龙城寨的长镜头,比今年所有超级英雄电影加起来都震撼”。《综艺》的记者更绝,说这片子像”王家卫和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亡命驾驶》导演)喝醉后合拍的赛博朋克粤剧”,也不知道算夸还是骂。
现场观众的反应更有意思。首映结束后的QA环节,有个戴圆眼镜的法国女生举手问:”为什么所有角色说话都像在念诗?连枪战前都要先背两句《道德经》?”麦浚龙笑得特别腼腆:”可能因为香港人压力大,需要点哲学。”散场时听见两个中国留学生吵架,一个说”光看梁家辉雪地砍人就值回票价”,另一个反驳”四亿港币就拍出个PPT版《教父》?”
这片子最魔幻的还是制作过程。听说光是等梁家辉的档期就等了两年,古天乐有场戏拍了十八遍,因为麦浚龙非要他”演出被冻僵的吸血鬼感觉”。道具组更惨,为了造出”会呼吸的雪景”,从加拿大空运了二十吨特殊材料,结果香港太潮湿全结块了。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说,某天半夜剧组在深水埗拍雪景,真把早起买菜的阿婆吓到报警。
现在想想,这片子就像它里面那个虚构的”飘雪香港”——美得惊人但又处处透着不对劲。你说它装逼吧,那些精心设计的对称构图和工业噪音配乐确实有想法;说它深刻吧,看完又记不住到底讲了啥。可能就像麦浚龙自己说的:”我想拍的是场噩梦,梦里逻辑本来就不重要。”只是不知道投资人看着4亿预算和满场懵逼的观众,会不会也觉得自己做了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