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滴血》揭露人贩暗网 “冰原血迹”海报曝光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冰雪掩盖罪恶:胡歌文淇新片撕开人口贩卖的黑暗伤口
你看过那种海报吗?一辆破旧的面包车在雪地里拖出长长的血迹,像把刀子似的把整片冰原劈成两半。这就是《驯鹿》先导海报给我的第一眼冲击——白得刺眼的雪,红得发黑的血,还有那句让人心里发毛的宣传语:”一滴寻亲,一滴赎罪,一滴绝杀”。这片子还没上映,光看物料就知道不简单。
胡歌这次又演了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主儿,叫驯鹿。这名字听着温顺,可你看他在预告片里那个眼神——蹲在路边抽烟,火星子明明灭灭照着他半边脸,另一只眼睛藏在阴影里,活像头随时会扑上来的野兽。他带着个挺着大肚子的哑巴姑娘李棋(文淇演得绝了,全程没台词全靠眼神)和个叫冰棍的男孩,仨人装成一家人到处跑。表面看是拖家带口讨生活的可怜人,背地里干的却是专门拐卖人口的勾当。最绝的是这片子把人口贩卖这条黑产业链扒得底裤都不剩,从街头拐骗到跨境运输,像剥洋葱似的一层层撕给你看。
记得有个场景特别瘆人。大雪天里,驯鹿他们那辆破车陷在冰窟窿里,车后厢突然传来”咚咚”的敲打声。李棋摸着肚子往后退,冰棍吓得直往胡歌身后躲。镜头慢慢推到后备箱——你猜怎么着?里头蜷着个被胶带封嘴的姑娘,眼睛哭得跟烂桃子似的。这时候背景音突然静了,就听见雪片子”沙沙”砸在车顶上的声音。这种冷不丁给你一记闷棍的拍法,比那些大呼小叫的犯罪片带劲多了。
这片子的美术真是绝。白茫茫的雪原看着干净,底下埋的全是脏事。有场戏是闫妮演的人贩子头目在KTV包厢里谈生意,她穿着貂皮大衣,指甲油红得跟血似的,一边唱着《甜蜜蜜》一边拿烟头烫小姑娘胳膊。包厢墙上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条反射着霓虹灯,晃得人眼花,跟审讯室的单面玻璃似的——外头的人看得见里头,里头的人却看不清外头到底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种细节堆出来的压迫感,比直接拍暴力场面更让人后背发凉。
宋佳演的被拐妇女母亲是个狠角色。她追查女儿下落查到驯鹿头上,俩人在地下停车场对峙那场戏绝了。宋佳穿着沾满机油的工作服,手里攥着扳手,说话声音轻得跟蚊子似的:”我闺女左手腕上有块蝴蝶胎记,你见过吗?”胡歌当时那个表情啊,嘴角抽了一下又马上压住,眼神往左下角飘了半秒——就这细微表情,把人物内心的挣扎全交代了。后来剧情反转,原来这三人组干坏事也是为了找自己失踪的亲人。最讽刺的是,他们拐卖别人的同时,自己的亲人可能正被别人关在哪个地下室里。
这片子在FIRST青年电影展拿奖不是没道理的。新人导演康博胆子够大,把人口贩卖这个脓疮直接挑破了给观众看。那些打拐新闻里轻描淡写的”跨国犯罪集团”,在电影里具体成了雪夜加油站交接的暗号、物流公司伪装的运输线、甚至还有表面光鲜的夜总会当掩护。最让我头皮发麻的是某个转场镜头——上一秒还是被拐女孩在集装箱里瑟瑟发抖,下一秒切到海鲜市场,商贩正把一箱箱冻鱼搬上车,两种”货物”的运输方式几乎一模一样。
现在想想那句”一滴寻亲,一滴赎罪,一滴绝杀”真是把片子嚼透了。胡歌他们像走钢丝似的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摇摆,每个人手上都沾着血,可这血里头又混着自己的眼泪。预告片末尾有个镜头记忆犹新:暴风雪里,三人组的破车在国道上狂奔,后视镜里警车红蓝灯闪成一片。文淇突然摇下车窗,把个什么东西扔了出去——慢镜头显示那是张染血的照片,飘着飘着就被雪埋了。这个画面把整部电影的调性定得死死的:在冰天雪地里,罪恶和救赎往往就隔着一层薄薄的冰,踩碎了就再也分不清谁更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