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援疆佳话登上银幕:《情润天山》6月10日上映

江苏援疆佳话登上银幕:《情润天山》6月10日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跨越五千公里的生命接力
银幕上,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小古丽蜷缩在毡房里,紫绀的嘴唇随着每一次呼吸轻微颤动。这个柯尔克孜族女孩不知道,自己的心跳声正通过光纤传向五千公里外的南京——江苏援疆医疗队的专家们盯着实时影像,无影灯下的手术刀即将划开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救援。
江苏援疆佳话登上银幕:《情润天山》6月10日上映-1
这个发生在《情润天山》里的场景,改编自真实发生的”5G+远程手术”案例。导演陶明喜在克州人民医院蹲点时,亲眼见证过类似的奇迹:常州援疆医生吴继敏操作机械臂,在南京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南疆首例远程腹腔镜手术。影片中宋致远医生原型吴登云的故事更令人动容——这位被牧民称作”马背上的白衣圣人”的扬州医生,五十年间在乌恰县骑马巡诊累计行程八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
戈壁滩上的黑头羊群在镜头里格外醒目。这些耳朵上挂着电子耳标的牲畜,暗藏着江苏产业援疆的密码。徐州农业专家徐冬冬团队花了七年时间,用基因测序技术帮当地把羊羔成活率从62%提高到89%。电影里徐瑞辉调试无人机放牧的情节,原型正是南通援疆工作组引进的智慧牧业系统。克州文旅局干部阿依古丽告诉我:”现在牧民手机能收到羊群定位,再不用像电影里艾丽娅那样骑着摩托车追跑丢的牲口了。”
江苏援疆佳话登上银幕:《情润天山》6月10日上映-2
天山南麓的杏花沟在四月会变成粉色海洋,这是援疆干部们最爱的取景地。剧组在这里拍摄了震撼的转场镜头:1980年代骑马出诊的赤脚医生,与2024年乘坐医疗直升机的年轻专家在漫天杏花中隔空相遇。美术指导特意复原了当年的药箱——掉漆的红十字下面,还留着吴登云用钢笔写的维语药品名称。这种细节让人想起克州人民医院走廊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上面记录着三十年来江苏援建的手术室从土坯房到智能化的变迁。
最催泪的桥段发生在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冬窝子里。当远程手术遇到沙尘暴断网,宋医生举着卫星电话吼”心电图还在传吗”时,毡房外所有牧民都打开了手机热点。这个情节源自真实事件:2021年塔县地震时,正是靠着牧民的摩托车队接力运送信号放大器,才保住了远程会诊的畅通。演小古丽的小演员阿依莎拍这场戏时真的哭了,她说想起去年江苏医生给她做先心病筛查的场景,”那个听诊器特别凉,但医生的手是热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402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