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走出去”:多元叙事与世界对话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中国电影这几年在海外可算是玩出了新花样。以前老外提到中国电影,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张艺谋镜头里晃动的红高粱,就是李安《卧虎藏龙》里竹林打斗的场面。但现在不一样了,咱们的科幻片能让老外盯着太空电梯张大嘴,动画片里的哪吒踩着风火轮直接冲进全球票房榜,连悬疑片里那些家长里短的算计都能让外国观众在Netflix上追得停不下来。
记得《流浪地球2》在北美上映那会儿,有老外观众看完直嘀咕”这真是中国人拍的科幻片?”电影里那个九万公里高的太空电梯,从加蓬基地直通宇宙空间站,特效做得比好莱坞还烧钱。更绝的是吴京穿着机械外骨骼在月球上打架,背后飘着五星红旗——这种硬核科技场面彻底打破了”中国只会拍古装片”的刻板印象。最让外国影评人惊讶的是,这片子讲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全人类绑在一起推着地球跑路的”移山计划”,连纽约时报都夸这是”带着集体主义浪漫的末日史诗”。
动画电影更是杀疯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那个烟熏妆的叛逆小孩,在海外视频网站被二创了无数版本。有个法国动画师专门研究哪吒变身时那场戏,水墨特效像打翻的颜料罐,3D技术让传统山水画活了过来。这片子能把”剔骨还父”的老故事,改造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成长记,外国小孩看得懂,华裔观众看着敖丙和哪吒的友情还能偷偷抹眼泪。后来《白蛇:缘起》在网飞上线,老外发现中国动画连谈恋爱都玩出新花样——许宣和小白在蒲公英海里飘着那段,弹幕全是”这比迪士尼公主吻醒王子带感多了”。
悬疑片最近也成了出海黑马。《消失的她》在东南亚火到有人专门做”防渣男指南”视频,把朱一龙那个扭曲的笑容做成了表情包。这片子在网飞上线首周就冲进非英语片前三,外国观众完全get到了那个海底牢笼的恐怖——有个美国观众发推说”比起鲨鱼,更怕遇到何非这样的丈夫”。《孤注一掷》更绝,直接把缅北诈骗案拍成跨国犯罪惊悚片,韩国买翻拍版权时还特意保留了”中国人专骗中国人”的黑色幽默。
要说这些片子有什么共同诀窍,首先是会找”世界通用语言”。《流浪地球》里刘德华演的数字生命派,和诺兰《星际穿越》里马修·麦康纳的选择本质上都是”要家人还是要人类”,这种伦理困境放哪国观众都能吵上三天三夜。哪吒和敖丙的”灵珠魔丸”设定,漫威粉丝一看就懂——这不就是洛基和雷神的兄弟梗换了个中国皮肤嘛。连《封神第一部》里姜子牙下山,都被外国网友解读成”东方版甘道夫”。
技术上也玩出了新花样。《独行月球》里那个月球车追逐戏,用的是实打实的物理模拟系统,好莱坞特效公司都跑来打听怎么做的。《深海》更夸张,团队自创的”粒子水墨”技术,把传统国画里的皴法变成了会流动的彩色银河,有日本动画师看完怀疑人生:”这确定不是用VR画的?”
不过最聪明的还是讲故事的方式。《封神第一部》把”武王伐纣”这么重的历史题材,处理成少年姬发的成长史——老外哪懂什么商周礼乐,但看到质子旅的小伙子们战场反目,立刻能联想到《权力的游戏》里的血色婚礼。《巨齿鲨》里杰森·斯坦森和李冰冰联手打怪兽,中国科研团队不再是背景板,上海深海研究所的装备比美国海岸警卫队还拉风,这种”中西合璧打BOSS”的套路看得全球观众直呼过瘾。
现在中国电影出海早就不靠”神秘东方”当卖点了。《流浪地球2》里太空电梯的基座设在加蓬,联合政府开会用同声传译,《封神》里昆仑山修仙的弟子们打架会喊”道友请留步”——这些细节都在说:我们讲的是地球村的故事,只不过恰好从中国视角出发。下次要是再看见中国宇航员在电影里用山东话指挥太空站,或者哪吒踩着滑板大闹龙宫,别惊讶,这才是新时代中国电影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