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精华片段:《阿甘正传》团队再聚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听说《阿甘正传》那帮人又搞了部新片,这次把客厅拍成了时光机
4月11号要上映的《此心安处》最近放出来个”生日愿望”的片段,看得人心里一揪一揪的。汤姆·汉克斯演的这个理查德,在餐桌上给老婆玛格丽特过生日那段戏特别戳人——蜡烛光晃在他脸上,这个曾经演过阿甘的男人现在满脸褶子,说话时喉结一动一动的,他说”希望你为自己许个愿”,结果罗宾·怀特演的玛格丽特愣了半天,最后憋出来句”希望女儿工作顺利”。
这片子最绝的是把同一个客厅拍了一百年。你看着雕花壁炉上的花纹从繁复变简洁,墙纸从深色大花纹变成浅色小碎花,电视机从大屁股方块变成超薄液晶屏,但桌上永远摆着吃了一半的苹果,沙发扶手上总搭着件毛衣。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不愧是拍过《阿甘正传》的,他把这些细节拍得像会呼吸似的。有个镜头我印象特别深:七十年代的阳光透过蕾丝窗帘照进来,灰尘在光柱里打转,玛格丽特的妈妈正在把结婚照塞进抽屉最底层。
三代女人的故事在这个客厅里轮流上演。五十年代的奶奶偷偷把高跟鞋藏进米缸,八十年代的妈妈深夜在厨房撕离婚协议,现在的玛格丽特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这片子聪明就聪明在不直接说”女性觉醒”这种大词,它就让你看:看奶奶每次路过钢琴都要摸一下琴盖上的灰,看妈妈总把图书馆借来的书藏在毛线筐底下,看玛格丽特教女儿用缝纫机时突然哭出来——因为她发现自己教的是当年放弃服装设计班时学的最后一样手艺。
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三十年后再合作,这次完全不是阿甘和珍妮那种青涩感了。有场戏是理查德发现玛格丽特藏起来的绘画本,纸都泛黄了,画的是他们结婚前的设计稿。汉克斯手指头摩挲纸页的那个动作绝了,你都能听见沙沙声。后来两人在厨房吵架,玛格丽特说”我五十岁了才想起来问自己是谁”,怀特说这句台词时声音是抖的,但背挺得笔直,这种表演细节比什么大道理都有劲。
美术组绝对是下了血本。1950年代场景里的碎花墙纸和搪瓷水壶,1980年代组合柜上的黑胶唱片和玻璃糖果罐,现在的智能音箱和瑜伽垫,每样东西都像会说话。特别是那个传了三代的摇椅,每次出现时咯吱声都不一样——年轻时刺耳,中年时沉闷,老了反而没声儿了。这种处理比什么回忆杀都高级,你都不用看字幕就知道换年代了。
最扎心的是玛格丽特和女儿在车库翻出旧箱子的那段。她抖开一条连衣裙说”这是我二十岁生日穿的”,下一秒镜头切到年轻时的她穿着这条裙子在雨里跑,配乐用的是老式收音机里飘出来的《Moon River》。这种剪辑手法特别像我们突然想起某个遗忘多年的瞬间,心脏猛地缩一下的感觉。后来她在现代时间线里把裙子比在身上,发现腰围差了一大截,那个苦笑比嚎啕大哭还让人难受。
这片子还有个狠招是把重大冲突都放在日常场景里。比如女儿宣布要搬去西海岸那段戏,背景是微波炉”叮”的一声;老两口谈离婚时电视机在放《阿甘正传》,正好放到珍妮离开的镜头。这种设计特别损,让你想哭都找不准该哪个点哭。我朋友看完说”像被生活揍了一顿”,但揍完居然有点爽,因为终于有人把那些说不清的憋屈都拍出来了。
现在想想,《阿甘正传》里珍妮要是没死,大概就是玛格丽特这个样子。三十年前跑掉的姑娘,三十年后在厨房里揉面团时突然愣住,发现手指上沾的面粉和当年舞台上的镁光灯一样白。这片子好就好在它不给你灌鸡汤,就让你看这些褶皱、裂缝和补丁,看久了反而觉得特别踏实——就像片名说的,此心安处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