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高分《孤独的美食家》上映,松重丰有话说

8.1高分《孤独的美食家》上映,松重丰有话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的要求撰写的口语化长文,约1200字)
———-
8.1高分《孤独的美食家》上映,松重丰有话说-1
“五郎叔这次真的把锅端到大银幕上了!”上周二晚上十点半,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散场时,后排两个姑娘举着松重丰的签名名片兴奋地嘀咕。这话可一点不夸张——4月16日《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内地首映那天,能坐千人的放映厅连台阶缝里都飘着饭香,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什么巨型深夜食堂。
要说这部剧场版最妙的设计,就是让永远在东京街头觅食的井之头五郎突然玩起了跨国美食打卡。开场镜头就够绝:松重丰那张著名的”饿鬼脸”特写怼在柬埔寨吴哥窟的日出前,背景音是他肚子叫得比寺庙晨钟还响。这个跑了十三年的老饕突然接到神秘委托,要为一碗传说中的”黄金汤”寻找正宗配方,于是观众就跟着他从小巷里的越南河粉店,吃到首尔凌晨的部队锅,最后居然在北海道渔港和意大利老头抢最后一碗海鲜汤。
8.1高分《孤独的美食家》上映,松重丰有话说-2
电影院里的笑声特别真实。当五郎在曼谷夜市被辣椒呛到狂奔找牛奶时,全场都在跺脚;看他偷偷把难吃的配菜拨到纸巾上那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又响起一片”我也这样”的窃笑。最绝的是那场东京中华街的戏:松重丰捧着碗番茄鸡蛋汤突然定格,镜头从热汽里穿过去,居然闪回到2012年第一季他吃担担面的样子。后排突然有人抽鼻子,我转头看见个戴眼镜的男生正偷偷用T恤擦镜片。
首映礼上松重丰说起这段特别来劲:”剧组在涩谷拍中华街那晚,真有个中国留学生追着我们喊叔尝尝我家汤。”他当场模仿起那个山东口音,把”喝汤”说成”哈烫”,逗得台下前仰后合。没想到一个月后,他真在拍摄间隙溜去横滨中华街喝了碗番茄蛋汤,还特意学了中文的”酸爽”形容口感。现场主持人起哄让他演示”孤独吃饭三连拍”——眯眼、捧碗、无声咀嚼,这位61岁大叔居然秒变回馋嘴五郎,连后脑勺翘起的头发丝都在演戏。
8.1高分《孤独的美食家》上映,松重丰有话说-3
内田有纪这次客串的拉面店老板娘堪称神来之笔。她系着头巾在烟雾里捞面条的镜头,让不少老粉想起1996年《花样男子》里的杉菜。最逗的是小田切让演的意大利厨师,硬要用披萨刀和五郎抢最后一块面包蘸汤,两个西装大叔在餐厅角落上演”筷子VS餐叉”的决斗,背景音乐居然配的是《西部往事》口哨曲。散场时听见有观众说:”这哪是美食片,分明是《谍影重重》之舌尖上的对决。”
要说全片最催泪的,还得是五郎在柬埔寨那段。他蹲在路边摊喝鱼汤时,当地小孩突然用日语说”おいしい(好吃)”,镜头慢慢拉开,原来孩子妈妈正在看《孤独的美食家》DVD。松重丰在映后聊到这个场景时,突然用中文说了句”汤没有护照”,台下瞬间掌声雷动。有个穿汉服的姑娘站起来哽咽着说,自己留学时就是靠着五郎吃饭的声音熬过想家的夜,现在带着奶奶来看剧场版,老人虽然听不懂日语,但看到喝汤镜头时突然说了句”跟咱家酸辣汤一个喝法”。
电影里藏着太多让老粉会心一笑的梗。比如五郎在越南偷学河粉配方时,笔记本上赫然画着2014年特别篇里吃过的牛肉饭;首尔夜市的烧酒瓶,仔细看印着”羽田机场限定”字样——正是2017年机场特辑的彩蛋。最绝的是片尾字幕时,银幕上突然出现十三年来五郎吃过的所有店铺地址,影院里顿时响起一片手机拍照声。
散场时发现个有趣现象:别人家粉丝应援是举灯牌,这群”吃货”居然集体掏出了便当盒。有个男生特逗,边往外走边打开保温桶,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剧里出现过的越南春卷,还跟同伴炫耀:”我按五郎攻略,特意没蘸鱼露先尝原味!”保洁阿姨扫地的间隙跟我吐槽:”这厅今天扫出二十多张餐巾纸,全是擦口水的。”
上海影城那天的电梯里,听见两个白领在讨论:”你说五郎为什么永远一个人吃饭?”另一个笑着接话:”可能怕别人抢他碗里的肉。”其实看到最后就明白了——当五郎站在北海道渔港把汤分给意大利老头时,两个语言不通的人靠比划”烫”和”鲜”居然聊了半小时。这大概就是松重丰说的”筷子比签证好使”,美食这玩意儿啊,说到底就是把独食吃出团圆味的本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71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