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归乡》海报发布:中国台湾老兵的思乡情怀

《日暮归乡》海报发布:中国台湾老兵的思乡情怀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回家的路有多远?《日暮归乡》里六个台湾老兵的一生等待
“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当傅德泽老人用颤抖的嗓音哼起这首北方民谣时,摄影机捕捉到他浑浊眼睛里闪动的泪光。这个18岁就被带到台湾的安徽汉子,已经76年没吃过家乡的毛豆腐了。在纪录片《日暮归乡》的镜头前,他像孩子般蜷缩在藤椅里,反复念叨着合肥老宅门前的桂花树,”不知道还开不开花”。
《日暮归乡》海报发布:中国台湾老兵的思乡情怀-1
导演杨正浓的镜头跟着六位白发苍苍的老兵,记录下他们生命最后的等待。94岁的高秉涵每周都要擦拭那些装在红绸布袋里的骨灰坛,150多个坛子上贴着泛黄的照片,都是没能活着回家的老战友。这个山东老汉最怕下雨天,”雨水打在坛子上,就像他们在哭”。有次运送骨灰过海关时,工作人员要求开箱检查,老人突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些都是我兄弟啊!”
影片里最揪心的画面来自姜思章。14岁那年他在浙江舟山的码头卖香烟,被强行拉上开往台湾的运兵船。如今89岁的他总在半夜惊醒,梦见母亲举着煤油灯在礁石上喊他小名。摄制组跟着他回到已成旅游景点的旧码头,老人突然挣脱搀扶,踉跄着扑向海水,干瘦的手臂在空中划动,仿佛要游回1949年的春天。
《日暮归乡》海报发布:中国台湾老兵的思乡情怀-2
炊烟、方言、童年玩伴的名字…这些记忆的碎片在镜头里不断闪回。来自广东汕尾的潘松带临终前还在哼唱渔歌,护士说他最后句话是”阿母我食饱了”;四川老兵曾奇才的遗物里有张手绘地图,标注着从台北到重庆丰都的每一条可能路线;金英女士至死都留着出嫁时的银簪,她说等通车了要戴着它走回五华县。
制片人顾佳凤在拍摄手记里写道,有位老兵家中日历永远停在离家的那一天。八年跟拍过程中,摄制组亲眼看着名单上的采访对象从二十三位变成六位。有次拍摄中途,傅德泽突然问:”导演,我要是死了,你能把我唱小白菜的带子捎回老家吗?”镜头剧烈晃动起来,摄影师后来承认当时在哭。
《日暮归乡》海报发布:中国台湾老兵的思乡情怀-3
王童监制坚持用4:3的画幅比例,他说这样更接近老兵的视野。画面里总有挥之不去的”框”——窗户框、门框、相框,还有养老院铁栅栏投下的阴影。这些框住一生的界限,在5月10日母亲节上映的银幕上,将化作一张张迟到的车票。当高秉涵抱着骨灰坛走过罗湖口岸时,海关姑娘轻声说:”爷爷,欢迎回家。”老人愣了很久才回答:”不是回家,是送他们回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704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