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电影频道播出,珍视历史遗产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电影频道播出,珍视历史遗产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那场烧了整整14个小时的大火,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头发紧。2019年4月15日傍晚6点50分,巴黎圣母院屋顶冒出第一缕白烟时,谁也没想到这座856岁的建筑会经历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夜。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把镜头对准了这个改变人类文明记忆的夜晚,拍出来的《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简直像把观众直接扔进了火场——95%的真火拍摄,片场温度计飙到1200℃,演员冲进去最多只能撑一分钟就得撤出来。
电影开场就是工人们收工的日常画面。那天正好在修缮尖塔的脚手架,有个工人临走前还顺手把半截烟头摁灭在木板上。这个细节后来让很多观众倒吸凉气,虽然官方最终没确认火灾原因,但阿诺用镜头语言埋下了伏笔。火苗是从阁楼的老橡木梁架开始窜的,这些12世纪砍伐的树木已经风干了八百多年,烧起来比干柴还猛。有个消防员后来在采访里说,他们冲上阁楼时简直像闯进了中世纪龙穴,火焰在13世纪建成的木结构里疯狂游走,整层楼都是木头爆裂的噼啪声。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电影频道播出,珍视历史遗产-1
最要命的是报警系统出了岔子。电影里有个让人血压飙升的片段:监控室第一次收到警报时,保安拿着对讲机在迷宫般的走廊里转悠了整整六分钟,结果跑错到南塔楼去了。等真正找到起火点,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阿诺特意找了当时值班的保安本色出演,那个大叔在镜头前手都在抖:”要是当时我带的是平面图而不是对讲机……”
巴黎街头的实拍素材看得人头皮发麻。塞纳河两岸挤满了捂嘴哭的市民,有个白发老太太一直跪在地上划十字,她后来在纪录片里说自己的曾祖母参加过二战时保护圣母院的志愿队。消防车被堵在狭窄的街道上那段完全是真实录像,有个骑摩托的小伙子跳下车就开始徒手搬路障,后面出租车司机也冲过来帮忙。电影里消防队长对着无线电吼”优先抢救北塔!”不是编剧瞎编的——当时真要晚五分钟,装有16尊铜像的北塔就会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垮下来。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电影频道播出,珍视历史遗产-2
文物抢救组的表现简直能当动作片看。几个戴白手套的工作人员组成人链传递荆棘冠,有个戴眼镜的姑娘为护住13世纪的圣路易长袍,硬是用后背顶开了掉落的木梁。最绝的是那些彩色玻璃窗,1200多块没法拆,他们就用消防水枪在窗外制造水幕降温。现实里这个法子救了玫瑰窗,但电影里给了个残忍的对比镜头:南面没来得及保护的19世纪玻璃在高温中炸成无数彩色碎片,像场昂贵的宝石雨。
阿诺这老头够狠,连消防水管爆裂的细节都还原了。当时水压不够,消防员只能接300米外的塞纳河水,结果有段老管子突然炸开,画面里全是白茫茫的水雾。有个年轻消防员抹着满脸黑灰说:”我们明明训练过古建筑灭火,但真站在火场里,才发现课本里没写木头燃烧的中世纪歌特式教堂会发出什么样的呻吟声。”
《燃烧的巴黎圣母院》:电影频道播出,珍视历史遗产-3
电影最后三十分钟全是高能。当90米高的尖塔在火光中轰然倒塌时,镜头突然切到2018年的航拍画面——那个铅包橡木结构的尖顶在夕阳下闪着温柔的光。这种对比太扎心了,观众席当时全是抽纸巾的声音。片尾字幕滚动时放了段手机拍摄的真实录音,背景音里有位老神父带着哭腔念《圣母经》,混着消防车刺耳的鸣笛声。
这片子3月26日下午在电影频道播的时候,建议准备好冰毛巾。不是夸张,阿诺用IMAX摄影机拍的火焰特写真的会让人产生灼热感。有个细节特别戳人:当消防员终于控制住火势时,镜头扫过满地狼藉,突然定格在一尊没被烧毁的圣母像上,她衣角还滴着水,但脸上的微笑一点没变。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类要拼了命保护这些老建筑——它们承载的记忆,比石头和木头活得都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63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