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VR体验:身临其境的星际之旅?

《流浪地球》VR体验:身临其境的星际之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戴上VR眼镜,我们正在重新定义”看电影”这件事
2025年3月21日那天,国家电影局的一纸通知让整个影视圈炸开了锅。他们正式把虚拟现实电影纳入管理和扶持范围,这相当于官方盖了个戳——VR电影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实验品,而是要登堂入室的新物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车琳副教授说得特别形象:”这就像当年黑白电视突然变成彩色,现在轮到我们把整个身体送进电影里了。”
《流浪地球》VR体验:身临其境的星际之旅?-1
说到技术,现在的VR设备可比前几年靠谱多了。去年我试过最新款的头显,重量轻得跟戴个鸭舌帽似的,4K分辨率让《唐宫夜宴》里舞女的衣带褶皱都看得清清楚楚。最神奇的是转头时的延迟几乎感觉不到,有次看《隐秘的秦岭》里雪豹扑过来,我下意识往后躲,结果膝盖磕茶几上了——这要搁以前的设备,估计雪豹还没扑到我先被眩晕感打败了。
上海那场《消失的法老》的展览简直成了现象级事件。我朋友排了三个小时队,就为戴着VR设备在胡夫金字塔里爬来爬去。他说当法老棺椁在眼前打开时,手心里全是汗,这可比IMAX版《木乃伊》带劲多了。后来听说河南广电那帮人更绝,直接给《唐宫夜宴》和《隐秘的秦岭》搞到了001、002号龙标,现在去郑州的VR影厅,能跟着盛唐宫女们一起甩水袖,或者蹲在秦岭深处听雪豹叫唤。
《流浪地球》VR体验:身临其境的星际之旅?-2
政策这次是真金白银在推动。我家楼下老影院最近在装修,经理说要把两个厅改成VR专用,装那种能360度转的座椅,国家给补贴30%设备钱。更夸张的是大象元那家公司,他们计划今年在全国搞100个VR影厅,还要和《流浪地球》团队合作。想想看,以后说不定能穿着宇航服造型的体感装备,在IMAX球幕里推地球,这可比单纯看郭帆导演的镜头爽多了。
有个做独立VR短片的朋友跟我说,现在最头疼的是怎么让观众”动得有意义”。他们做了个敦煌题材的demo,观众可以伸手去接飞天撒的花瓣,但测试时发现大多数人就在那疯狂挥手——”跟抽风似的,完全破坏意境”。后来他们加了引导系统,用光线提示最佳互动时机,这才有了点”人与壁画共舞”的韵味。
《流浪地球》VR体验:身临其境的星际之旅?-3
文旅项目可能是VR电影最先爆发的地方。故宫去年试水的《紫禁城上元夜》VR版,能让人提着虚拟灯笼在太和殿屋顶散步。虽然要价298元/人,但场场爆满。最绝的是有个老爷子连着看了七遍,说终于圆了”在故宫房顶放风筝”的童年梦想。这种体验,你让张艺谋用再多无人机也复刻不出来。
不过要说完全取代传统电影还为时过早。上次我看完40分钟的VR版《长安十二时辰》,脖子酸得跟落枕似的。而且现在优质内容太少,很多片子就是把360度摄像机往那一杵,跟全景旅游宣传片没区别。就像车琳老师说的:”不能因为有了菜刀就什么都拿来切,VR电影得找到自己的语法。”
《流浪地球》VR体验:身临其境的星际之旅?-4
我特别期待《流浪地球》VR版会玩出什么花样。听说他们在试验失重场景的体感模拟,可能到时候观众真要穿着特制背心被机械臂拎来拎去。想想还有点小刺激——毕竟在普通影院看太空戏顶多抖抖座椅,这可是要实打实体验”被甩出空间站”的滋味。就是不知道心脏病患者能不能看,得提前问问客服。
现在去电影院的理由又多了一个。以前我们讨论”这片子值得看IMAX吗”,以后可能要变成”这个VR版值不值得我扭脖子”。就像当年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这次我们不止是在改变观看方式,简直是在重新发明”看电影”这件事本身。下次再有人说”今晚看电影去”,记得多问一句:”是看平面的,还是把自己扔进去的那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638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