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播·直播新力量 3.26-28日春日行动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刷到个挺有意思的消息——3月26号到28号那几天,成都可热闹了。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正开着呢,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牵头搞了个大动作,拉上1905电影网、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这些老搭档,还拽来了无忧传媒、遥望科技几家玩直播特溜的MCN机构,整了个”网络直播赋能计划”。这名字听着挺官方是吧?但往下看发现他们玩得挺实在,直接在抖音和快手上发起”直播新力量·公益助播春天行”活动,把手机镜头当起了新农具。
这帮人搞的可不是普通带货直播。我翻他们发布的资料看到,整个计划像搭积木似的分三层:平台给流量支持,内容团队负责把农产品故事讲出花来,最后还得带着公益属性。具体怎么玩?他们瞄准了三个靶心——帮乡村旅游火起来、让老乡的土特产卖上好价钱、给偏远地区孩子凑教育经费。比如有个案例提到,去年在贵州某个侗寨,主播们不光直播卖腊肉,还把吊脚楼、侗族大歌打包成”云旅游”套餐,一场直播下来,寨子里的民宿预订直接排到了三个月后。
最让我觉得新鲜的是他们搞的”数字化传播矩阵”。这词儿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把直播切片做成短视频二次传播,再让当地年轻人学着拍vlog。有个叫”阿布”的藏族小伙就是被他们培训出来的,现在天天在快手上教网友用牦牛奶打酥油茶,顺带卖家乡特产,去年双十一一天就清了三十多吨牦牛肉干。这种玩法比单纯砸钱捐款聪明多了,相当于教人钓鱼还送鱼竿。
说到送鱼竿,他们的培训机制确实有点东西。无忧传媒派了批资深运营驻扎在县城,手把手教农户怎么用提词器、怎么调直播间灯光。有次刷到个搞笑视频,五十多岁的苹果种植大户老李,举着自拍杆满果园跑,嘴里喊着”家人们看这个糖心,太阳晒出来的甜度”,评论区全是”哈哈哈”和下单链接。这种土味直播反而特别招网友待见,比专业主播端着架子念广告词真实多了。
助学这块他们玩得更花。蜂群文化的主播们跑到山区学校开”直播课”,城里名师线上讲课,当地老师现场辅助。最绝的是有次物理课直播,主播用竹筒饭讲解热传导原理,弹幕里学生都在刷”老师我饿啦”。这些内容切片后来变成短视频教材,点击量比正经网课高好几倍。麦芽传媒还搞了个”知识盲盒”直播,网友打赏的礼物直接变成图书角,屏幕上实时显示捐赠进度,特别有参与感。
不过要说最实在的,还得是他们捣鼓出的”公益分成”模式。比如卖一箱大凉山草莓,平台抽成里固定划出两毛钱给当地小学加餐。别看单笔钱少,架不住量大啊——三月份活动期间光草莓就卖了八十万箱,算下来够孩子们吃半年水果了。这种细水长流的法子,比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捐款仪式靠谱多了。
我特意去翻了活动收官时的数据:三天直播总观看量破4亿,帮二十多个县清空了当季滞销农产品,最夸张的是云南某个咖啡庄园,库存卖光后连夜召集村民摘生豆。现在想想,这种”平台搭台+内容创意+公益落地”的组合拳确实聪明,既不让网友觉得被道德绑架,又真金白银帮到了需要帮助的人。下次要是再刷到这种土味助农直播,我可能也会忍不住下单——毕竟能边剁手边做公益,这感觉比单纯抢优惠券得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