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

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口语化长文,共约1200字)
迪士尼这次真的把白雪公主拍砸了。我昨天刚看完这部真人版,走出影院就听见前排小姑娘嘟囔”还不如回家刷动画片”,这话可一点不夸张。你知道首映日票房多惨吗?全国加起来刚过百万,连同期国产小成本电影都打不过——要晓得这可是家喻户晓的迪士尼公主啊!
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1
先说最要命的选角。瑞秋·齐格勒这姑娘演技不差,但当她顶着小麦色皮肤念出”我的肌肤像雪一样白”的台词时,整个影厅都在憋笑。不是说不能政治正确,但好歹得符合基本设定吧?就像让黑人演杨过说”面如冠玉”,怎么看都别扭。更绝的是七个小矮人改成七种族群,高矮胖瘦啥都有,活像在拍联合国宣传片。最经典的”小矮人采矿归来吹口哨”场景,硬生生变成群魔乱舞的街头派对。
说到经典场景复刻,那可真是灾难现场。动画里白雪公主被苹果噎住的镜头多震撼啊?当年我姥姥看这段都抹眼泪。现在倒好,真人版女主躺地上抽搐得像触电,王后还在旁边念经似的背台词。还有那首《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原版是水晶风铃般的清唱,新版愣是改成电子混音版,配着女主在森林里跳女团舞,我邻座的大叔直接掏出了降噪耳机。
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2
剧本改编就更离谱了。宣传时吹什么”独立女性新诠释”,结果呢?女主前半段喊着”我要当女王”,后半段被猎人救完被王子救,最后登基全靠男人帮忙。王后这条线也莫名其妙,原作里她对魔镜发疯多带感啊,现在改成整天在城堡开女权演讲,杀白雪公主的理由居然是”怕她抢我女强人人设”?最可笑的是删掉了生母临终留血的经典设定,搞得母女对立像职场竞争似的。
其实迪士尼这几年真人化翻车不是头一回了。《小美人鱼》把红发爱丽儿改成脏辫,《睡美人》让黑仙女教母唱嘻哈,每次都说要创新,结果全是表面功夫。这次更过分,连故事都讲不利索——白雪公主和小动物说话那段,动画里多灵动啊,现在真人版就像得了自闭症在自言自语。七个小矮人分饼干的温馨场面,硬塞进去一段”粮食分配要公平”的说教,我后排小朋友直接问妈妈”他们是不是在演扶贫纪录片?”
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3
要说迪士尼没本事拍好吗?也不是。《灰姑娘》真人版就挺成功,水晶鞋变玻璃鞋的改动既合理又浪漫。问题出在他们现在根本不在乎故事,高层开会估计全是报表数据:”白雪公主IP全球认知度97%””公主系列衍生品年销售额20亿”……拍电影纯粹是为了卖周边玩具。你看这次连七个小矮人的矿工帽都做成联名款潮品了,可惜观众不买账——谁要戴着”政治正确限定版”周边出门啊?
最讽刺的是电影里有个细节:魔镜回答王后”世上最美的人”时,镜头特意扫过亚裔、非裔、拉丁裔的路人。这种刻意到极点的”多元化”,反而暴露了创作团队的懒惰。真正的改编应该像《美女与野兽》那样,给贝尔加图书馆戏份凸显她爱读书的性格,而不是简单把皮肤涂黑就完事。
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4
我二刷时注意到个细节:当白雪公主唱”梦想城堡”时,背景壁画全是迪士尼其他公主的剪影。这分明是制片方在炫耀”我们有的是IP”,可惜观众早看透了这套把戏。散场时听见两个大学生吐槽:”下次是不是该拍黑人版《花木兰》了?反正迪士尼觉得换皮就是创新。”
现在想想1937年的原版,虽然技术简陋,但每个镜头都透着匠心。白雪公主擦地板时哼的歌谣,小矮人回家时在门框蹭掉胡须上的雪,这些细节堆砌出让人信服的童话世界。反观新版,特效花了上亿美元,却连个像样的魔法镜头都没有——王后变身老妇人的过程,简直像抖音劣质滤镜,还不如八十年代《西游记》的变身戏。
迪士尼真人《白雪公主》:童年梦碎记-5
说到底,观众反感的不是创新,而是敷衍。如果真要颠覆传统,学学《沉睡魔咒》把反派洗白也算有新意。但现在迪士尼的改编套路就是:保留经典IP的名字,塞点政治正确的佐料,故事能糊弄就糊弄。听说他们还要拍《魔发奇缘》真人版,拜托先把编剧团队里的数据分析师开除几个行不行?
记得动画版里有个情节:小矮人叮嘱白雪公主”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现在看这话该送给迪士尼高层——别再让那些满脑子KPI的商人糟蹋经典了。当观众开始怀念八十年前的黑白动画时,这家百年老店真该照照魔镜问问:世界上最失败的改编公司是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63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