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白雪公主》取消首映 预防反觉醒文化反弹

迪士尼《白雪公主》取消首映 预防反觉醒文化反弹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以下是按照您要求撰写的口语化长文,共约1200字)
迪士尼这回可真是被自己的真人版《白雪公主》折腾得够呛。原本定在3月21日全球上映的这部大制作,光成本就砸了2.6亿美元,现在却连红毯首映礼都不敢大张旗鼓地办。听说英国那边直接取消了传统首映式,改成了小房间里的记者会,这架势哪像迪士尼往年那些公主电影的宣传阵仗啊?
迪士尼《白雪公主》取消首映 预防反觉醒文化反弹-1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选角说起。当初宣布拉丁裔演员瑞秋·泽格勒要演白雪公主的时候,网上就炸开了锅。虽然这姑娘长得确实漂亮,还在《西区故事》里证明过演技,但让皮肤偏深的演员来演”皮肤白得像雪”的经典角色,不少老粉直接甩出原版动画截图质问:”迪士尼是不是连基本设定都不要了?”更绝的是瑞秋自己还火上浇油,去年接受采访时说1937年的动画”早就过时了”,吐槽白马王子根本是个”跟踪狂”,这话一出连原版导演的后代都跳出来骂街。
现在迪士尼的宣传部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原本想着搞点”觉醒文化”的革新能吸引年轻观众,结果预告片里七个小矮人变成不同种族、不同身高的”魔法生物”,猎人角色改成女性,连邪恶皇后都要探讨”容貌焦虑”——这些改动直接把老粉和保守派观众全得罪了。最近流出的片场照更离谱,白雪公主穿着中世纪农民似的粗布裙在树林里跑,哪有半点童话公主的贵气?网友们毒舌说这造型活像”逃难的灰姑娘”。
最让迪士尼头疼的是瑞秋那张嘴。这姑娘去年在综艺节目里模仿亚裔口音被骂上热搜,虽然事后道歉了,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现在日本宣传倒是照常进行,瑞秋还穿着蓝黄色公主裙在现场唱了《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台下日本粉丝照样欢呼——可能亚洲观众对之前的争议没那么敏感?但欧美这边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推特上天天有人刷#NotMySnowWhite的标签。
迪士尼现在采取的”鸵鸟战术”也挺有意思。英国直接取消红毯改开小型记者会,明显就是怕媒体追着瑞秋问那些争议问题。听说美国这边的宣传方案也临时大改,原本计划让瑞秋上《吉米鸡毛秀》现在可能换成其他配角去。有内部人士透露,迪士尼现在要求所有采访问题必须提前报备,生怕再冒出什么”经典童话有毒”之类的惊人之语。要我说这简直像在拆定时炸弹,毕竟2.6亿美元的制作费加上宣传投入,要是真砸了可比《小美人鱼》的翻车还惨。
不过话说回来,这片子也不是完全没亮点。从泄露的片段看,邪恶皇后由盖尔·加朵出演真是选对了人,那个美艳又阴狠的劲儿比动画版还带感。新编的剧情里皇后不再是单纯的坏女人,而是被父权社会逼疯的悲剧角色——这个设定倒挺符合现在观众的口味。音乐部分请了《爱乐之城》的作曲,白雪公主在树林里和小动物唱歌那段,特效做得确实梦幻。可惜这些亮点全被争议盖过去了,现在大家讨论的都是”政治正确毁了童话”。
我特意去翻了翻早期试映会的观众反馈,发现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年轻观众普遍喜欢新加入的”女性自立”元素,比如白雪公主主动学剑术、拒绝被拯救的桥段;但带孩子来的家长很多抱怨”黑暗童话”改编吓哭小朋友,有场放映时好几个小孩看到皇后变巫婆的镜头直接嚎啕大哭被带出场。最讽刺的是,原本想讨好”觉醒一代”的迪士尼,现在被更激进的评论家骂不够进步——有人指出既然要颠覆传统,干嘛不直接找跨性别演员来演公主?
现在距离上映不到一个月,迪士尼的公关团队简直在走钢丝。既不能得罪保守派观众,又不想背弃”进步价值观”的人设,最后搞出个首映礼都不敢办的尴尬局面。要我说啊,当初要是老老实实按动画版拍,顶多被说没新意;现在这样大改特改,反而可能两头不讨好。不过好莱坞最近流行”黑红也是红”,说不定这波争议反而能拉动票房?就看3月21日见分晓了,反正我朋友圈已经有人开盘赌这片子能不能回本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槽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oodiancao.com/353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