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师生赞《康熙与路易十四》:大片质感获好评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11月4日的下午,阳光斜洒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一场特别的电影交流活动正在这里热烈展开。中法合拍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的2024北京高校专场迎来了它的第五站放映,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联合主办,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观看。
影片《康熙与路易十四》不仅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时刻,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良的制作,揭开了中国清朝康熙皇帝与法国路易十四国王之间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交往篇章。自上映以来,该片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共鸣和热烈反响。
在北师大,影片放映结束后,一场深入的互动交流环节随即展开。多位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与现场的学生观众一同参与了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这部纪录片不仅拍摄得生动、好看,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填补了他们对于中法早期交往历史的认知空白,对于理解中法历史渊源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阵容强大,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教授、资深教授黄会林、著名纪录片导演张同道教授、音乐系主任朱杰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张燕教授等。同时,《康熙与路易十四》的主创团队也亲临现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总监制喇培康、制片人董培雯、拍摄学术顾问高毅等主创代表,分享了影片从策划到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幕后故事,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
观影后的讨论中,肖向荣院长首先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感谢主创团队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黄会林教授则用“非常棒”来形容自己的观影感受,她认为影片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审美趣味。张同道教授则强调了该片在电影工艺制作上的精湛水准,认为它是一部适合在影院里沉浸式观看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学生们在观影后也反响热烈,一位观众表示:“这部电影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更激发了我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兴趣。它让我看到了康熙和路易十四两位帝王在各自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如何影响了后世。”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与路易十四》采取了业内较为少见的分线发行、长线放映模式,在全国多个重点城市轮流上映。这种策略不仅为影片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关注,也为其在业界的口碑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继广州首映和北京独家放映后,该片正逐步登陆国内其他重要城市的各大院线,预计将在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中产生深远影响。
影片通过讲述三百多年前中法两国在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故事,生动诠释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深刻内涵。其中,两国科技合作催生的《皇舆全览图》、商贸交流带来的“中国热”和“中国潮”、以及思想文化交流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等历史事件,都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康熙与路易十四》以其真实细腻、生动有趣、知识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赢得了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自发留下了诸多正面评论,称赞该片是“历史爱好者的福音”、“一部穿越时空的旅行手册”。同时,《人民日报》《中国电影报》等多家权威主流媒体也对影片进行了大版面报道和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