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热议向世界讲述精彩中国故事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10月25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焦点对话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纪录片创作者、专家学者前来参与。此次对话聚焦于“如何提升华语纪录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纪录电影如何通过创新创作、有效宣推和精准放映,向世界展现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在对话中,纪录电影导演向一民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到,作为纪录电影人,应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勇于走出国门,见识更宽广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强调,纪录电影要采用更具国际视角的镜头语言,通过细腻的影像记录和动人的故事叙述,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的制片人、导演宋坤儒则结合自己的海外发行经验,提出了精准宣传、发行策略的重要性。他指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受众观看习惯,要制定差异化的宣传策略,以确保影片能够在海外市场上获得良好的反响。同时,他也提醒同行们要特别警惕网络盗版问题,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则从学术角度解读了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他认为,要考虑到国际观众的喜好、感受和认知,通过国际合作,借助国际市场的资源和经验,来推动华语纪录电影走向世界。
在中国生活十余年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也分享了自己在跨文化创作中的心得。他提到,在创作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外国观众的兴趣点,以他们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展示他们从未见过的新内容。从剪辑、旁白到背景音乐、主题曲、字幕、翻译以及宣传海报,都要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创作,以确保影片能够真正触动外国观众的心弦。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导演于鹏则结合自己创作纪录电影《大道十年》的体会,强调了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讲述真实故事的重要性。他认为,传统的主旋律题材同样可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从而吸引更多国际观众的关注。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王宁则从内容创作理念上提出了“纪实娱乐”的概念。他认为,内容应具备娱乐性、启迪性和参与感,通过亲历者的视角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通过娱乐化的设计,将带有启迪性的故事呈现给观众,提供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内容的传播性。
此次对话活动不仅为华语纪录电影的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华语纪录电影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华语纪录电影一定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